更新时间:2024-01-04
“山河大学”引发热议
最近网上有个大学火了,那就是“山河大学”。这件事的起源是,有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视频,称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的343.4万考生一人拿出一千元,三百多亿(实际上是三十多亿)足够办一所综合大学,地点选在四省交界,争取一年内赶超清北。
消息一经发出,引发网友的大量讨论,纷纷在评论区表示支持,“河南同意了”“河北也同意,什么时候建,很急”。行动力快的网友,有的开始选址,有的开始想校名,更有甚者已经利用自己的专业画出学校的三维设计图。
而随着“山河大学”的问世,其背后的原因也发人深思。总人口超过2亿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甚至没有一所985大学。高考竞争激烈、人才外流严重,是“山河四省”面临的迫切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也表示,我们关注到了“山河大学”的问题,面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新问题,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山河大学”的爆火,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想象和期望,还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关注和思考。然而“山河大学”的事还没完,有一则商标方面更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山河大学”商标遭抢注
通过查询发现,“山河大学”已被申请注册为商标,申请人包括上海某科技公司、安徽某文化发展公司,国际分类涉及广告销售、办公用品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注册申请中。
企业热衷于将网络热词注册为商标,无非是逐利行为,想要最快速的利用网络流量为商品增加销量和附加值。当然,互联网的热梗都具有时效性,当热度消失后,热梗商标不仅会丧失销量优势,还有可能令消费者产生抵触心理。
而“山河大学”的出现属于社会热点现象,企业申请这个商标无疑是蹭热点行为。同时有律师表示,“商标局在进行商标审查时,会考虑商标注册与该商标之后的使用是否能够引起他人的误解,或者说产生社会的不良影响,需要看商标注册的范围。”比如相关教育机构或者是非大学等级的院校去申请“山河大学”商标,这类机构或者院校无法与大学的教育服务结合起来,这种商标注册是不可能申请下来的。
因此企业在注册商标时,一定要慎重考虑。有些商家觉得商标名字越奇葩、越吸睛越好,但那带来的只是一时的流量,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切勿为了短暂的利益而因小失大。如果您缺乏商标注册经验,可以联系四海龙,为您提供从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